西北内陆棉区首个合法抗虫棉品种。
特征特性:
品种类型为转Cry1Ab/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花品种。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22天。株型较紧凑,株高85cm,果枝较短,茎秆粗壮,茸毛较多,叶片中等大小,叶色深绿,第一果枝节位5.6节,单株结铃7.5个,铃卵圆形,单铃重5.8g,衣分45.6%,子指9.4g,霜前花率99.8%。出苗好,长势强,整齐度好不早衰,吐絮畅。抗枯萎病,耐黄萎病,抗棉铃虫。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.6mm,断裂比强度32.1cN/tex,马克隆值4.2,断裂伸长率6.6%,反射率79.0%,黄色度8.2,整齐度指数86.4%,纺纱均匀性指数164.5,纤维品质Ⅱ型/Ⅰ型。
栽培技术要点:
1.播期与密度:适宜播期4月5-15日。一般棉田建议一膜六行12-13穴,亩收获株数1.2-1.4万。根据土质、土壤肥力适度调整,力争棉苗早、全、齐、匀、壮。
2.化调:全生育期化控4-5次,打顶后一周要适当加大缩节胺用量,亩用缩节胺8-10g,旺长棉田要进行两次封顶化控。
3.灌溉:看天看地看苗灌水,一般棉田6月10日前后滴头水,一膜三管亩滴量30m³/次,滴水间隔8-10天左右,其中7月高温时期可根据苗情适当缩短间隔,全期滴水9-10次,8月下旬停水,9月中旬茬灌。
4.科学施肥:一般条田亩施标肥250kg左右,N:P:K=1:0.5:0.5,肥料在生育期结合灌水滴施,生育期内酌施锰、锌、硼等微肥。
5.适时打顶:坚持“枝到不等时,时到不等枝,高到不等时和枝”的原则,株高控制在80-90cm,果枝8-10台,早熟棉区7月1日前打顶结束,单株结铃8-10个,亩成铃数10万左右个,目标产量550公斤。
6.病虫害防治:虫害防治防治虫害按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的原则。二代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,三、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,并注意防治棉蚜、红蜘蛛、盲蝽象等虫害。草害防治播种前,喷施一遍除草剂封闭,后续生产大田正常管理。